綠色照顧-守護農村高齡者健康

綠色照顧-守護農村高齡者健康

📅 2021-11-30 (Tue.) 14:00-16:00
📍 國家衛生研究院 台北辦事處第1會議室

講者簡介:

陳俊言處長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研究所碩士)
現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輔導處處長
30多年服務於農委會經歷:
1.糧食局科員、技士、股長。
2.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第二辦公室股長、技正、兼基隆辦事處主任、兼南投辦事處主任、秘書兼代行政科科長。
3.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科長、南區分署副分署長、分署長、副署長。
4.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國際處處長、技監。

隨著產業轉型,傳統農業式微、工作機會驟降,人口大量外移,嚴重衝擊的農村的經濟與社會體制,更促使農村人口結構更早就面臨高齡化狀況。長期關注農村/業發展、主責農民照顧的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自然責無旁貸,自109年起也開始著手推動「綠色照顧」(Green Care),集結農會、漁會、水土保持局等相關單位,透過在地農會長期組織民間的力量,結合各地特色,照顧農民到終老。

  農業結合長照2.0 (行政院農委會提供)

🟦傳統農村變遷:產業式微與人口高齡化

台灣目前65歲以上高齡人口約有380萬人(占總人口數之16.2%,110年1月主計處統計數據);農業就業人口數約有54.8萬人,其中65歲以上老農人口有10.4萬人(109年行政院主計處統計數據)。農委會輔導處陳俊言處長指出,官方統計資料農村人口平均年齡高達63.5,這其中還包括許多未遷戶籍的青壯年外流人口,實際人口老化的狀況更為嚴重。根據他們的調查估計,農民平均年齡恐達67、68歲。尤其,農村高齡人口長期面臨農業產值降低、經濟、文化資本、醫療、教育、社福等各項資源長期匱乏,以及區域產業單一發展的侷限、照顧/服務人力皆不足的狀況,又須因應許多長者的獨居的生活狀況,及長久根深蒂固的生活習慣與價值觀,要能推展真正具關懷的長照服務,需要更多面向的推展才能深入在地。

🟦綠色照顧 以長輩最熟悉的農作串起生活與健康營造

綠色照顧的內涵是透過「農業/自然環境」為活動出發(如農耕、園藝、生態踏查),結合「健康」(飲食營養、心理健康、運動休閒),以及「生活」(人際互動、社區參與、文化傳承)三個層面出發,促進互助自助、世代共融、在地老化的目標。在實務推廣上,各地農會利用過往存放農糧的倉庫等閒置空間,進行軟硬體的改造(如冷氣、烹飪設備),成為農會的社區據點:「綠色照顧站」(角色類似目前長照的C據點),並結合在地農業與地方文化特色,辦理多元學習課程、健康共餐,少數也提供問安、健康促進等高齡者關懷服務,並集結既有家政班婦女等志工組織來發展在地社會支持網絡。

綠色照顧站運作機制(行政院農委會提供)

🟦奉長輩為師 傳承地方文化記憶

陳俊言分享,推廣的策略聚焦服務65歲以上的農漁村長者,並試圖在功能上與一般長照據點的服務做出區別。農村的獨居長者多,生活簡樸,閒暇通常待在家電視、睡覺,鮮少出門。綠色照顧站希望提供長者走出家門的機會,課程設計的特色強調:課程規劃不走制式的按表操課,讓各地區因地制宜發展具地方風貌的課程;鼓勵讓長者擔任講師、志工,而非由所謂的專家講師進行「上對下」的單一教學。長輩無論是透過分享竹編、做粿等過去擅長的事情,或是擔任志工、敘說自己的生命故事,都可以喚起記憶、發揮所長;亦或是和青農交流一生的農耕智慧,也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傳承;也安排議題和長者談生死、聊時事,也促成世代間青銀共學。

 
🟦食令供餐設計 兼顧高齡者營養與口牙需求

在健康照顧面,農委會也結合當季的在地食材與供餐服務,並輔以國民健康署推動高齡友善飲食教材:「我的餐盤」、「三好一巧」、「營養6一下」,將高齡者飲食營養與牙口需求納入設計考量,讓長輩食用最新鮮的食物與適合的烹調法,同時兼顧飲食營養。在醫療服務層面,僅有少數的農會設有診所(如佳冬、斗南、虎尾),但陳俊言表示經營不易,尤其要招募到優秀的醫療人員更是不易,未來希望可以有其他的資源相互支援。

綠色照顧結合國民健康署推廣的高齡飲食教材(行政院農委會提供)

🟦永續發展及資源整合的挑戰

陳俊言不諱言,過去農委會的政策,過往是從促進農業經濟收入的觀點出發,主軸在信用貸款,現今也開始重視經營、產銷這些過去不是營收金雞母的項目。面對大量的農業人口退休,照顧老農是更刻不容緩的問題。目前全台302家農會,至110年已開辦76個綠色照顧站,持續朝永續經營的目標邁進,農會考核項目也會針對照顧的推動狀況做為加分依據。

                全台綠色照顧站分布狀況(行政院農委會提供)

🟦爭取農民福利 不全靠天吃飯

農委會也透過制度改革,照顧農民生活,包括:農民健康保險、農民職業災害保險、農民保險,以及農民退休儲金。農保改革讓每位務農者皆可加入,不須一定要持有農地。職災一個月僅需繳15元,但目前投保率僅約30%,許多長者因覺需要辦理行政手續覺得麻煩而未加入,未來仍會努力推廣,並針對長者可接受與便利性地的方案進行規畫。

農委會推廣的四大農民福利政策(行政院農委會提供) 

🟦期盼未來整合各部會政策與資源 用心灌溉

面對國內各部會眾多分別推動的社區長照服務(原民會的健康文化站、客委會伯公照護站、教育部樂齡學習中心,以及社區巷弄長照站、社區據點等),陳俊言非常期盼未來能與衛福部、長照司、國健署、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合作,進行資源整合、研究調查,也補充綠色照顧對於健康醫療專面向的需求。陳俊言特別強調,長照服務最重要就是熱誠,而不是僅著眼數字上的成果,工作人員和志工要不斷思考如何擴大服務的長輩面向與群體,協助長輩真的找回生或的活力與重心,而非當成例行公事。此外,農會限制空間再利用仍有法規上的限制;且在地志工人數不足及服務品質上仍待提升,也是未來需要努力的課題。

✍ 撰文 | 張芸菁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審閱 | 許志成執行長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陳俊言處長 行政院農委會輔導處

活動剪影

陳俊言處長展示長者贈送的編織作品
瀏覽次數: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