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As-勝任能力為導向的臨床護理訓練(文:江惠英副部長)

EPAs-勝任能力為導向的臨床護理訓練(文:江惠英副部長)

       隨著醫療進步、人口老化和疾病型態改變,疾病治療新穎複雜,民眾對醫療品質的要求亦提高,這對臨床護理師的專業能力是一大考驗。從學校養成教育到臨床實務訓練,臨床護理師需保持與時俱進的專業能力,才足以勝任護理工作,確保照護品質與病人安全。

    以勝任能力為導向的醫學教育( 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 CBME )是當代醫學教育的趨勢,其教育模式有以時間為導向的里程碑計畫(Milestone Plan)和可信賴的專業活動( 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EPA );臨床護理師訓練模式以前者為主,例如:台灣護理學會2004年建置的「基層護理人員臨床專業能力進階制度」及衛福部2007年推動「二年期護理師(護士)訓練計畫」,訓練的架構以時間(期程)為導向,讓護理人員依序完成各階段訓練項目或課程,並評估其學習成效。而EPAs是另一種模式,在國外已有許多醫學教育學者和機構應用於臨床住院醫師訓練、專科護理師訓練以及大學護理系課程,國內則已應用於急診醫師臨床訓練等。

       臨床上,護理師訓練的場域是在醫療機構第一線,在臨床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照護病人的工作,從「做中學」的過程累積經驗與熟成能力,從生澀到熟練,最後擔負起照護病人的任務。EPAs的概念非常適用臨床護理師訓練,以學習者為中心,重視學員在不同情境下能應用先備知識、態度、技能及價值信念執行專業行為或活動,也需展現統合與思辨能力。當護理師達到足夠的勝任能力時,能夠在被信任、不需教師的監督下獨立、有效率、安全地執行護理工作。「信任」是護理專業重要的核心價值,國外許多護理學者認為EPAs可做為護理教育改革的方向,同時與其他教學模式並行,更能完整、客觀地評值護理師臨床「勝任能力,這是護理專業發展和醫療照護品質的基石!

 好站連結:

瀏覽次數: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