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台灣,知情同意已倡議多年,目的在於確保病人獲得更充分的醫療資訊,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模式。106年醫院評鑑基準將「推動病人、家屬積極參與醫療決策過程並建立共識」列為重要評量項目;主動提供病人醫療安全相關資訊,推行醫病共享決策,已是衛生福利部重要施政方針。
國際兒童癌症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ediatric Oncology)強調,兒童及青少年有權利全程、主動以及參與相關醫療決策和照護,因為了解自我狀況和治療對日後生活的影響,有助於促進自我照顧。實證研究亦證實,讓兒童和青少年參與醫療決策和照護,才是真正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模式。因此,臨床上醫療決策除了考量父母(法定代理人)的想法外,亦需要考量兒童及青少年的年齡、認知發展、決策能力、自主性和意願,再透過適當的資訊提供,促進個案對疾病和治療的了解,以達到最佳照護品質。
落實實證護理照護,強調運用相關研究,整合目前最佳證據、照護新知以及結合專家意見與尊重病人價值觀,達到符合個案需求之最佳照護品質,是護理照護努力的方向。臨床問題透過實證科學,再融入護理關懷與人文照護特質,將引領優化兒童癌症之照護品質。
延伸閱讀:
好站連結:
瀏覽次數: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