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楊健良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審閱 | 郭書辰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 國家衛生研究院 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 |
2023年諾貝爾醫學獎於10月2日揭曉,由匈牙利裔美籍生技科學家卡里科(Katalin Karikó)以及美國醫學家魏斯曼(Drew Weissman)共享此份殊榮,兩位得獎者因為在mRNA(messenger RNA)疫苗研發上卓越的貢獻,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表彰。
得獎者於疫苗研發上突破性的發現,除了在COVID-19疫情期間以空前的速度開發出mRNA疫苗,並成功幫助人們對抗COVID-19,同時也證明了疫苗的廣泛有用以及可靠性,此技術並可在未來用來製造其他的疫苗[1]。
一、mRNA疫苗可有效預防COVID-19及減輕疾病
2020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宣布COVID-19疫情進入「全球大流行」,全球有上百萬人的性命因而殞落,數千萬人遭逢生死關頭,COVID-19雖然在人類歷史上並非死亡人數最多的傳染病,但卻也徹底的改變了人們生活的習慣,對國家、區域和全世界的影響十分深遠。
在2019年底,COVID-19出現並迅速擴散到世界各地時,鮮少有人認為可於短時間內研發出疫苗,然而數十年來疫苗科技不斷的進步,讓人類在面對此波疫情時,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符合標準的疫苗開發以及試驗的程序,並獲得了緊急核准,這其中兩個批准速度最快的疫苗,皆是採用mRNA技術所產製的疫苗[2],包含有莫德納(Moderna)以及輝瑞(BioNTech)。
mRNA疫苗的作用機轉是教導人體的細胞自行產出COVID-19病毒蛋白質片段(疫苗抗原),進而誘發體內產生免疫反應:顧名思義,mRNA疫苗含有一段mRNA,可教導細胞轉譯出COVID-19病毒表面的棘蛋白(病毒結構蛋白之一,為目前COVID-19疫苗選定之疫苗抗原),並釋出細胞外,進而刺激免疫系統產生對抗COVID-19棘蛋白的細胞免疫力與體液免疫力[3]。
2021年,一篇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篇名為Prevention and Attenuation of Covid-19 with the BNT162b2 and mRNA-1273 Vaccines[4],此份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解接種兩劑mRNA疫苗(BNT162b2 [Pfizer/BNT]或mRNA-1273 [Moderna] )在真實世界的保護力數據。
研究結果指出:在研究期間共計204 (5%)位受試者感染了SARS-CoV-2,其中5位為完整接種,11位為部分接種,156未接種疫苗,32位於第一劑後未滿14天得到感染,因不確定疫苗的效果而未納入分析。
分析結果顯示,完整接種的疫苗保護力為91% (95% CI 76%-97%),部分接種的疫苗保護力為81% (95% CI 64%-90%),與未接種疫苗的感染者相比,完整或部分接種的受試者得到SARS-CoV-2突破性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時,平均病毒量降低了40% (95% CI 16%-57%)、發燒風險降低了58% (相對危險比, 0.42; 95% CI 0.18-0.98)、有症狀的總天數減少了6.4天(95% CI 0.4-12.3)、因疾病而臥床的總天數縮短了2.3天(95% CI, 0.8-3.7)。
從此份真實世界的研究數據顯示,於工作年齡的成年人,目前核可的兩種mRNA疫苗能有效預防SARS-CoV-2感染,倘若接種疫苗仍得到突破性感染時,病毒量及發燒風險都會降低,病程也會縮短[5]。
二、挽救無數生命!兩大mRNA疫苗貢獻者榮獲諾貝爾醫學獎
諾貝爾獎(Nobel Prize)的創立者-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1833-1896)曾說:「If I have a thousand ideas and only one turns out to be good, I am satisfied.(只要我一千個想法中有一個證明是很好的,我就滿意了)」,而知名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也曾說:「It’s not that I’m so smart, it’s just that I stay with problems longer.(不是我很聰明,只是我面對問題的時間更久。)」諾貝爾以及愛因斯坦的名人箴言都說明了本屆諾貝爾醫學獎的獲獎者可說實至名歸,兩位獲獎者之中的美國匈牙利裔女科學家卡里科博士,早於1970年代在聽了關於mRNA的演講之後,便決定以此為志業,率先展開mRNA的相關研究,卡里科博士花了近40年時間專注在mRNA的研究之上,直到mRNA疫苗的研發成功,跟世人證明了mRNA疫苗得以有效預防COVID-19。
2023 年諾貝爾大會秘書長Thomas Perlmann在頒獎典禮上表示:「今年的諾貝爾獎表彰了獲獎者的基礎科學發現,這些發現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對於mRNA 是如何與免疫系統相互作用的理解,並在COVID-19大流行威脅全人類健康時,於疫苗開發上做出對社會重大以及寶貴的貢獻[6]」
諾貝爾醫學獎委員會成員Rickard Sandberg教授說:「mRNA疫苗以及其他的Covid-19疫苗合計已被注射超過130億次,此些疫苗共同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讓感染者免於重症之苦,並減輕整體的疾病負擔,使我們的社會能重新的開放與運作[7]」
三、科學就跟划船一樣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在報導中介紹了獲獎者卡里科博士,在採訪內容中,卡里科博士說:「在科學的領域之中,工作常充滿不確定性,且無法獲知是否能獲得成果,卡里科博士經常以賽艇運動來跟她兩屆美國奧運會賽艇冠軍和金牌得主的女兒解釋,科學研究對卡里科博士來說恰如賽艇競賽,在過程中坐在一艘倒退的船上,無法看清終點到底還多遠,這正如同研究想要成功的必需要素,無非就是一股熱情,專注以及心中那份的使命感[8]」。
卡里科博士在研究上的堅持,也驗證了她所描述的,並證明她堅持的方向是對的,她的研究也將拯救更多的生命,持續發光發熱,讓我們齊同恭賀卡里科及魏斯曼兩位博士,實至名歸地獲得了本屆「諾貝爾生醫獎」,也感謝他們研發的疫苗技術,持續保障著全世界數以百萬人的生命安全[7]。
圖說:2023年,「諾貝爾醫學獎」正式揭曉,由匈牙利裔美籍生技科學家卡里科以及美國醫學家魏斯曼共享此份殊榮。(圖片取自:®© The Nobel Foundation: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23/summary/)
🔖 參考文獻:
- 中央通訊社。卡里科及魏斯曼獲諾貝爾醫學獎 研究核苷修飾催生mRNA疫苗。取自 https://www.cna.com.tw/news/ait/202310025006.aspx (2023/10/04)
- Nobel Prize.Scientific background Discoveries concerning nucleoside base modifications that enabled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mRNA vaccines against COVID-19.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23/advanced-information/ (2023/10/04)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COVID-19疫苗的作用原理是什麼。取自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QAPage/0mRrri9JyeXhLq393QUakw (2023/10/04)
- Mark G. Thompson, Jefferey L. Burgess, Allison L. Nalew, et al. Prevention and Attenuation of Covid-19 with the BNT162b2 and mRNA-1273 Vaccines. N Engl J Med. 2021 Jul 22;385(4):320-329. doi: 10.1056/NEJMoa2107058. Epub 2021 Jun 30. PMID: 34192428; PMCID: PMC8262622.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COVID-19轉譯文章:輝瑞/BNT和默德納mRNA疫苗可有效預防COVID-19及減輕疾病:真實世界的保護力數據。取自 https://forum.nhri.edu.tw/covid19/j_translate/j2687/ (2023/10/04)
- Nobel Prize for mRNA Vaccines. https://bit.ly/3RIK2M6. Accessed October 4, 2023.
- Scientists behind mRNA Covid vaccines win Nobel Prize. https://www.biopharma-reporter.com/Article/2023/10/03/Scientists-behind-mRNA-Covid-vaccines-win-Nobel-Prize?utm_source=newsletter_daily&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03-Oct-2023&cid=DM1099062&bid=217899072. Accessed October 4, 2023.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QnAs with Katalin Karikó. 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119757118. Accessed October 19,2023.
精選圖片 | 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