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平台的健康傳播(文:江桂芬主任)

社群平台的健康傳播(文:江桂芬主任)

        全民低頭族時代,網路已成為現代人取得資訊的主流管道。許多人經由社群平台如LINE、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與網友或社群分享健康資訊,讓醫療照護產業與民眾的溝通管道越來越多元與即時。善用社群平台進行健康傳播,或藉以提高組織形象及品牌認知來達到宣傳效果,已成為醫療照護產業健康傳播及組織行銷的利器。

        社群平台所設計的溝通模式不同於平面大眾傳播媒體,具有高度可近性、互動性、低成本及不受時間及空間限制的優點,醫療照護產業可運用其優勢呈現具體作為,例如:(1)透過創意圖文或影片,增加民眾與專業人員的連結及降低資訊的不對等;(2)藉由定期或因應新聞熱潮即時傳遞衛教訊息,達到改變民眾認知的效果;(3)透過社群平台發文,收集病人或民眾的問題及意見,並運用專業知識回饋意見,提供優質服務;以及(4)透過小編轉發專業貼文、分享心得,累積日常的瀏覽或追蹤者,深化醫病或護病關係。

        運用社群平台行銷前,首先要認清行銷專案的目的、內容及預期效益,深入了解病人或民眾的需求與醫療機構具備的優勢,找出可深入探討的議題及推展方向。另外,機構需評估官網的軟硬體是否具備行動裝置友善功能以方便瀏覽,選擇適當平台以符合特殊專案需求。專案執行時,可透過搜尋引擎,例如結合「關鍵字」及「次關鍵字」符應民眾需求,或透過社群小編,將艱澀難懂的醫療專業用詞轉換為平易近人的概念及內容,並加入實際案例說明,以提高健康行銷的擴散效果。

        醫療照護專業經營社群平台時,必須注意不得違反醫療法規及其施行細則中有關「醫療廣告」之相關規定及內容範圍之限制,且須避免內容虛偽、誇張、歪曲事實或有傷風化或是折扣促銷等字眼,避免誤導民眾或產生爭議。護理專業在職場中的觸角已逐漸擴展及延伸到政策推動、策略規劃、行銷企劃的角色,護理人員及行政管理者需洞察社會趨勢並具備網路行銷知能,不僅為病人及民眾提供即時正確的健康資訊,也可提高機構及專業的能見度與價值。

精選圖片 | freepik

瀏覽次數: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