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健康新識代,自己健康自己救

高齡健康新識代,自己健康自己救
✍ 撰文 | 侯文萱教授/主治醫師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

近年來「健康識能」的概念廣受重視,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全球健康促進大會中明確揭示「健康識能」囊括17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健康宣言條文內容中的七大面向,包括第一條無貧窮、第二條零飢餓、第四條優先教育、第八條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第九條工業創新和基礎建設、第十條減少不公平現象與第十六條和平與正義強大的機構,其中皆提及關於促進全民健康識能可提升國家永續健康發展的相關施行細則。歐盟學者團隊亦整合公共衛生與健康醫療的觀點,提出從個體層級涵蓋到群體層級的健康識能整合模型,將健康識能定義為人們「取得、瞭解、評估、應用」健康資訊的相關動機、知識與能力,以便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健康照護、疾病預防及健康促進各健康階段判斷並下決策,進而在生命歷程中維持身體功能或改善生活品質。

健康是所有人的權利,高齡長者要確實掌管自己的健康權,醫療人員和家屬可以透過以下幾點的方式,協助高齡長者增能賦權來具備足夠的「健康識能」,透過「取得、瞭解、評估並應用」正確且合適自己的健康資訊,來為自己的健康做決定。

  1. 在「正確取得」方面,協助長者觀看衛教內容時,應先確認正確的文章來源,例如是否為國家健康單位或各級醫療院所公布的內容,對於一些通訊軟體上的轉貼文章或市場社區的口耳相傳,應持保留的態度。
  2. 在「充份瞭解」方面,好的衛教文章會有簡單清楚的白話文字,還會融入視覺化圖片可以一目瞭然。充分且完整地理解衛教內容是很重要的,斷章取義的話可能造成不同的錯誤解讀。
  3. 在「完整評估」方面,因為大多數的衛教文章皆是因應大眾需求,常常不是為了個人不同的健康狀況或生活需求而制定,因此長者需要仔細評估自己的狀況與健康資訊的適用情況,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個別化健康資訊。
  4. 在「合適應用」方面,因為每個長者有不同的個人特質和生命經驗,所以應充分表達自己不同的需求和偏好,和醫療人員共同討論做出合適自己並且可以遵循的健康決策。

幫助高齡長者輕鬆具備「取得、瞭解、評估、應用」良好的健康知識與能力,讓長者對自己的健康更有靈敏度與自主權,不僅能夠延長壽命、維持健康身心、降低就醫頻率,更可以及早發現、預防疾病,也對疾病或併發症後續的治療、追蹤、控制等,都能擁有自我健康照護的能力。因此,提升「健康識能」能幫助長高齡長者聰明管理照顧自我健康,促進長者身心社靈之全方位健康,才是真正做到「自己的健康自己救」。

精選圖片 | 123RF

瀏覽次數: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