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楊健良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審評 | 郭靜娟研究員 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 |
《研究顯示:減少飲用含糖飲料可能有助於降低罹患肝癌的風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2020年所發表的報導 —「The top 10 causes of death」,內文中指出於2019年全球合計5540萬的死亡案例中,前十大死因的死亡總數,就佔了死亡總人數近乎半數以上(55%)[1]。
從綜合統計結果得以獲知全球死亡原因與三類的主題緊密相關,分別是:「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臟病、中風)」、「呼吸系統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感染)」以及「新生兒疾病(新生兒窒息、產程傷害、新生兒敗血症與感染、早產相關併發症)」。
接續觀察自「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如依死亡率排序,2021年十大死因依序為:(1)惡性腫瘤(癌症)、(2)心臟疾病、(3)肺炎、(4)腦血管疾病、(5)糖尿病、(6)高血壓性疾病、(7)事故傷害、(8)慢性下呼吸道疾病、(9)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10)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上述「台灣2021年國人死因統計」中「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與「肺炎」等項目分別居國人主要死因的前三名。再與2020年相比較,其中「高血壓性疾病」,原於2020年的排名為第7名,至2021年則升至第6名。
▸2021年十大「癌症」死亡率依序如下[2]:
(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
(2)肝和肝內膽管癌
(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
(4)女性乳癌
(5)前列腺(攝護腺)癌
(6)口腔癌
(7)胰臟癌
(8)胃癌
(9)食道癌
(10)卵巢癌。
🟦研究顯示:「減少飲用含糖飲料,可能有助於降低罹患肝癌的風險」
上述2021年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中「肝癌」為我國癌症死因的第2位。2022年6月所舉辦的「美國營養學會年會NUTRITION 2022 LIVE ONLINE」,會中有份研究指出每天至少喝一種含糖飲料(如:「含糖的蘇打水」和「果汁飲料」)可能會顯著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3]。
此研究為「哈佛公共衛生學院」在內的諸多機構,共同於19年之內追蹤了合計90,504名年齡為50-70歲之間的停經後婦女,並從中探究「飲用含糖飲料」與「罹患肝癌風險」兩者之間的關係。
研究發現「每天至少喝一種」含糖飲料的女性相較於「每月喝三種或更少」含糖飲料的女性,罹患肝癌的可能性高出73%。研究數據也顯示,每天喝一種或多種含糖飲料的女性,罹患肝癌的風險高出78% [4]。
這份研究的主要作者—「南卡羅萊納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博士生Longgang Zhao表示:「減少飲用含糖飲料可能有助於降低罹患肝癌的風險;如果改採飲用水來替代含糖飲料的飲用,或改喝不加糖的咖啡、茶飲,將可顯著降低罹患肝癌的風險[5]。」
🟦世界衛生組織敦促全球,應針對「含糖飲料對健康的影響」採取行動
「世界衛生組織營養促進健康與發展司」司長 — Francesco Branca 博士說:「從營養上來看,人們於日常生活飲食中不需要額外補充糖分,常見如:游離糖(Free Sugar,指的是食品和飲料在食品加工階段所添加的醣類)。
▸游離糖(Free Sugar):
指的是「食品」和「飲料」在食品加工階段所添加的「醣類」(如含熱量的「甜味劑」),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游離糖是指「廠商、廚師或消費者添加到食品中的單醣和雙醣,加上蜂蜜、糖漿和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6]。
其中「單醣有一個醣分子,常見例子包括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雙醣有兩個糖分子,常見例子包括蔗糖、乳糖及麥芽糖」)
針對游離糖,世衛組織建議應將攝取量控制在總熱量需求的10%以下,並進一步減少至 5% 以下,才能獲得健康益處[7]。
🟦含糖飲料是肥胖的元兇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含糖熱飲含糖量驚人,以市售700ml的手搖杯(熱珍珠奶茶)為例子,這一杯飲料下肚,就等於喝下了12顆的方糖。
經常飲用含糖飲料除了容易造成牙齒蛀牙之外,還會誘發胰島素抗性,增加代謝症候群、肥胖的機會,並使血壓、血糖、血脂升高,也可能會增加癌症跟心血管疾病風險[8]。
🟦今天有運動,要喝水還是喝運動飲料?
「沒事多喝水」:雖然說成人每天的飲水量約莫為1500-2000cc之間,但仍應隨著活動與環境來調整每天的飲用水量,因在運動的過程之中,人體的排汗量必定比日常活動還來的多上許多,所以為了保持身體內的水分平衡,需注意攝取更充足的水分,對於有習慣運動的民眾來說,運動的時間、場域與強度都將影響到該日所需的飲用水量。
一般來說建議民眾在運動前的2至3小時,就先飲用500cc的室溫水,此舉將能有助於體內的血液循環、供應肌肉與細胞充足的氧氣與養分,將能使運動的表現更佳。
於運動過程中,每10-20分鐘,需分批次進行飲用水的補充,直到達200cc至300cc;並於運動過後,採間歇方式、以平緩的速度來進行水分補充,另外亦需注意不應立即的蹲坐休息,以避免運動後因水分補充所帶來的脹腹與疲憊感[9]。
✅ 審評意見: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 郭靜娟研究員認為,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糖的攝入量急劇增加。具體而言,果糖和高果糖玉米糖漿的消費量明顯增加,這是加工食品、軟飲料和其他含糖飲料中最常見的添加糖。糖消費量的上升與體重增加和肥胖、胰島素抵抗以及第 2 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呈正相關。 有趣的是,所有這些代謝改變也與肝癌的發展有關。糖是醣類的一種,膳食纖維也是屬於醣類。許多營養學調查的研究指出,醣類的類型和數量可能會影響肝癌的風險。真的!在歐洲癌症和營養的前瞻性調查中顯示,攝取高糖確實會增加肝癌的罹患率;相反地,每天攝入高量的膳食纖維,就會降低肝癌的發生。因此,飲食因子在肝癌發展中確實扮演重要角色。在醫學文獻搜尋引擎 PubMed 中,以「營養與肝癌」作為關鍵字搜尋,整合資訊後得到一個很重要的結論,即是:「應勸阻肝癌高危險群攝入高糖分飲食!」。 |
🔖 參考文獻: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top 10 causes of death.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the-top-10-causes-of-death. Accessed January 31, 2023.
-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110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取自 https://www.mohw.gov.tw/cp-16-70314-1.html (2023/01/30)。
- American Society for Nutrition. NUTRITION 2022. https://nutrition.org/nutrition-2022-live-online/ Accessed April 4,2023.
- Longgang Zhao, Mace Coday, David Garcia,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Sugar-Sweetened Beverage Intake and Liver Cancer Risk in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Nutrition, Volume 6, Issue Supplement_1, June 2022, Page 259, https://doi.org/10.1093/cdn/nzac052.026
- INSIDER. Drinking sugary drinks like soda, even just one a day, is linked to higher risk of liver cancer, a new study suggests. https://www.insider.com/sugary-drinks-soda-liver-cancer-risk-06-2022. Accessed April 4,2023.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calls on countries to reduce sugars intake among adults and children. https://www.who.int/news/item/04-03-2015-who-calls-on-countries-to-reduce-sugars-intake-among-adults-and-children. Accessed April 10,2023.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urges global action to curtail consumption and health impacts of sugary drinks. https://www.who.int/news/item/11-10-2016-who-urges-global-action-to-curtail-consumption-and-health-impacts-of-sugary-drinks. Accessed April 10, 2023.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遠離甜飲多喝水 溫水暖身又健康。取自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090&pid=6420&sid=6424 (2023/04/10)。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對抗夏季,笑「喝」呵。取自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77&pid=14147 (2023/04/10)。
精選圖片 | 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