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證為基礎的精準健康決策
(文:陳可欣執行長、郭耿南講座教授、陳杰峰主任 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以實證為基礎的精準健康決策<br>(文:陳可欣執行長、郭耿南講座教授、陳杰峰主任 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以證據為基礎的政策(evidence-based policy)是現代政府重要的施政依據,也是公眾的期望。2019 年1月14日,美國總統簽署HR4174,即《2018 實證決策基本法》(Foundations for Evidence-Based Policymaking Act of 2018),要求聯邦機構制定基於證據的政策和評估計畫,擴展了公眾對數據的取得[1]。《2025衛生福利政策白皮書》也多次提到「實證」揭示了台灣健康照護體系以證據為基礎的政策及照護的重要性[2]。健康照護相關的實證文獻不斷更新,在形成照護決策或制定健康政策時,要引用最新且可信的證據,是一大挑戰。台灣的健保資料庫收集相當豐富的民眾就醫資料,然而,健康數據不僅限於健保資料;因此,建構一個國家級永續的健康證據中心,可整合健康相關的數據及實證臨床照護指引,並促進實證知識轉譯,以因應快速變化的健康照護需求。

        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 NICE)日前公布2021至2026年組織策略方針,期望(1)透過獨立、快速、穩健和響應迅速的醫療科技評估,加速證據的應用;(2)建置及維護動態、及時的臨床指引;(3)與戰略合作夥伴合作增加指引的使用及健康結果的監測,以最大化指引對健康的影響;以及(4)使用真實世界的數據解決知識差距[3]。臺灣擁有豐富且完整的健康大數據資料,有利於產生更有應用價值的科學實證資料,透過健康數據發展本土化臨床指引,可讓臨床單位應用最新的證據提供更精準的醫療決策,也可讓政府在制定全民健康政策時有所依據。

        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於2015年成立,致力推動實證健康照護,透過健康數據的統整,與各專科學會合作發展具本土特性且適用的實證臨床指引。2023年執行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計畫,持續倡議建置永續、具公信力且資訊公開透明的「國家級健康證據中心」。計劃藍圖包括:(1)本土健康證據之盤點及統整;(2)建置實證臨床指引交換平台;(3)統整臨床指引資訊,包括審查、應用及更新等;以及(4)優化健康照護政策及知識轉譯。護理人員在此中心的建置上,更需要積極參與、勇於倡議、鏈結各照護領域,以實踐並彰顯護理專業價值。期待透過確保以實證為基礎的精準健康決策,提升健康照護品質,達到促進國民健康及福祉的目標。


🔖 參考文獻:

  1. H.R.4174 – Foundations for Evidence-Based Policymaking Act of 2017 [Internet]. [cited 2023 Feb 20]. Available from:https://www.congress.gov/115/bills/hr4174/BILLS-115hr4174enr.pdf
  2. 衛生福利部. 2025衛生福利政策白皮書 [Internet]. [cited 2023 Feb 20]. Available from:https://oliviawu.gitbooks.io/2025-whbook/content/
  3.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 NICE strategy 2021 to 2026- Dynamic, Collaborative [Internet]. [cited 2023 Feb 20]. Available from:https://www.nice.org.uk/about/who-we-are/corporate-publications/the-nice-strategy-2021-to-2026

 

精選圖片 | 123RF

瀏覽次數: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