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楊健良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撰文、審閱 | 游美貴 教授/理事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 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
我們經常會把「社工」與「志工」兩者搞混,在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機會我們會與志工接觸,如:圖書館、醫院、地方衛生機關…等場域,都有許多熱心志工提供民眾所需的服務與協助。但其實我們也常常看到穿梭大街小巷的「社工」,在幫助脆弱家庭和扶助弱勢群眾、救援和協助受暴力侵害被害人及其家庭;在醫院、學校、法院、社會福利機構、心理衛生中心等各個角落,協助有需求者。
然而,往往民眾提到「社工」時,還是會直接聯想到那群有愛心且樂於助人的「志工」。不過,「社工」與「志工」兩者是不同的,顯著差異是社工是一群具有專業教育和不斷繼續教育訓練的助人工作者。所以,當提到社工時要能具體描述與說明社工實際上是做什麼的工作者,可能需要以下的介紹了。
🟦社工
社會工作是一門助人的專業,而「社工」是群運用所學的社會工作專業知識與技能,來協助個人、家庭、團體及社區,以促進、發展或恢復社會功能,謀求其福利的專業工作者。
🟦社工的服務對象
社工服務的對象多為社會上的弱勢族群,包括:受虐待兒童少年、家庭暴力被害人、家庭暴力加害人(相對人)、患有藥(酒)癮、心理疾患、脆弱家庭、身心障礙者、獨居長者、無家者或受壓迫群體、貧困和受剝奪社區等等[1]。
🟦社會工作師證照
社會工作師法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衛生福利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考試院發布「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社會工作師考試規則」,明定經由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社會工作師考試及格者,取得社會工作師證照者為「社會工作師」(以下簡稱社工師)。但在非營利機構、醫療院所、學校輔導單位、監獄社工單位、幼兒園等,為確保社會福利服務品質與專業,聘有社工師以確保社福的品質與專業。
現階段社工師分為兩種,一種是「社工師」,另一種則是「專科社工師」;社工師是依據「社會工作師法」第4 條核照:「中華民國國民經社會工作師考試及格,並依本法領有社會工作師證書者,得充任社會工作師。」
專科社工師則是依據社會工作師法第5 條:「社會工作師經完成專科社會工作師訓練,並經中央主管機關甄審合格者,得請領專科社會工作師證書」。隨著「專科社會工作師分科甄審及接受繼續教育辦法」的訂定,領有社會工作師證書,並完成辦法所定專科社會工作師分科訓練者,得參加各該專科社會工作師之甄審。專科社會工作師分為醫務、心理衛生、兒少婦家、老人、身心障礙等五大專科[2]。
🟦社工師執行業務範疇
依據「社會工作師法」第12 條,社工師執行業務包括:行為、社會關係、婚姻、家庭、社會適應等問題之社會暨心理評估與處置;各相關社會福利法規所定之保護性服務;對個人、家庭、團體、社區之預防性及支持性服務;社會福利服務資源之發掘、整合、運用與轉介;社會福利機構、團體或於衛生、就業、教育、司法、國防等領域執行社會福利方案之設計、管理、研究發展、督導、評鑑與教育訓練等;人民社會福利權之倡導;以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或會同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領域或業務。[1]。
然而,社會工作是需要不斷隨著社會變遷和服務需求,而隨時調整的專業服務,從2019年底起,全球遭受COVID-19襲擊時,社工也需要立即調整和挺身而出,因為「只要有需要角落,社會與民眾就能看見社工的身影」。
🟦隨時調整符合需求,包羅萬象的社工防疫服務
在COVID-19肆虐全球之際,對於因染疫而須進入負壓隔離病房或是加護病房的個案與其家屬,醫務社工也會安撫病患在情緒上可能出現的恐慌與焦慮情緒,並提供身心關懷服務,以降低病患在心理上的衝擊,減少病患對環境的不適應感,以及因疫情帶來的種種焦慮與不安[5]。醫務社工則依感染管控政策調整其服務,強化社區醫療公共衛生的宣導,確保醫院與社區的連繫,社工在疫情期間也協助支援服務臺諮詢、安心電話專線服務、協調人員管制等醫療輔助事宜。
在關鍵的防疫時期,原本就站在第一線關懷社會的社工也從不缺席,除原先繁重的社會福利相關執行業務外,因應防疫的需求,社工也增加了供防疫的服務,如:整備部門人力和物資,協助防疫志工招募、編派服務項目及物資轉贈、關懷街友、提供口罩及量測額溫…等。
疫情期間,社工除要落實自主健康管理,同時還需肩負傳遞防疫觀念的任務,對於獨居長者、行動不便的弱勢族群,社工於到宅訪視時提供防疫知能與物資。
在嚴峻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下,全民上下一心,社工也堅守崗位,持續運用所學的專業,向弱勢民眾傳遞防疫知能,齊同相挺各項因疫情增加的防疫關懷工作,建構出一個完整的社會防護網,將防疫工作落實在社會的每個角落[3]。
🟦國際社工日
「國際社工日(World Social Work Day)」,又稱「世界社工日」。是在2007年3月27日,在國際社會工作者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成立屆滿50周年之際,當時聯盟主席David N. Jones發起「第一個國際社會工作日」,訂主題為「社會工作為世界帶來改變(Social Work : Making a World of Difference)」。2008年8月,「國際社會工作者聯盟」全體於會議中決議,每年三月的第3個星期二訂為「國際社工日」。自此,每年三月的第3個星期二,在世界各地的社工團體,會在「國際社工日」這一天,會舉辦一系列可增進大眾對社會工作了解與認同的相關活動。而且每年的三月就被稱為社會工作月(Social Work Month)。今年(2023)「國際社工日」的主題是「藉共同社會行動尊重彼此的多樣性(Respecting diversity through joint social action)」[4]。
圖片來源:WORLD SOCIAL WORK DAY 2023. Accessesd March 6,2023.
https://www.ifsw.org/social-work-action/world-social-work-day/world-social-work-day-2023/
🟦臺灣社工日
臺灣也有自己的社工日,是因為在1997年4月2日通過「社會工作師法」,自此社會工作得以建立專業證照制度,爰此,從1998年起明訂4月2日為臺灣社工日。除對臺灣社會工作專業制度發展重要里程碑的肯定,更倡議社會工作專業的理念與繼續強化社會工作專業制度發展。在此同時,每年這個時候衛生福利部也會表揚全國獲「特殊貢獻獎」、「資深敬業類」、「績優社工督導獎」及「績優社工獎」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肯定和感謝社工們對於整個臺灣社會的專業堅持與持續付出。
🔖 參考文獻:
- 衛生福利部。104年衛生福利部新聞(4月新聞):社工 志工 大不同 社工人員是運用社會工作專業,謀求民眾福利的專業工作者 志工是秉誠心貢獻社會,不求回報,協助政府提供公益服務者。取自 https://www.mohw.gov.tw/cp-2643-20737-1.html (2023/02/10)。
- 考選部。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法規: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社會工作師考試規則。取自 https://wwwc.moex.gov.tw/main/ExamLaws/wfrmExamLaws.aspx?kind=3&menu_id=320&laws_id=88 (2023/02/02)。
- 衛生福利部。享新知:社工積極參與,防疫陣線不缺席,社工防疫甘苦談。取自http://www.mohwpaper.tw/adv3/maz26/utx08x.asp (2023/02/02)。
-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 WORLD SOCIAL WORK DAY 2023. https://www.ifsw.org/social-work-action/world-social-work-day/world-social-work-day-2023/ Accessesd March 6,2023.
精選圖片 |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