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職主管精神的實踐-成為他人的柱子(文:郭憲華副院長)

公職主管精神的實踐-成為他人的柱子(文:郭憲華副院長)

        從事公職43年,由護理師到管理階層副院長,常有人問我為何看起來活力十足?我總是笑著回答:「因為我是護理師,我喜愛這個有價值、有成就感的專業」。「成為他人的柱子」是我勵行的工作理念,也是我人生的座右銘,激勵我凡事高兩階看事情,視野要放大放遠,要用以身作則的態度勇往直前,突破困境。

        2003年SARS席捲全球,台灣致死率高達21.1%,有七名醫護人員感染死亡。當時擔任督導長的我隨身都帶著行李,於桃園醫院急診室成立急診發燒篩檢站及戶外發燒篩檢站,負責篩檢站的排班、設計與監督運送動線與篩檢站人員教育訓練等等,在全院的努力下,創造「全院零感染」的佳績。2020年擔任全國第一所檢疫所的指揮官,當時面對嚴峻又緊急的任務及害怕感染想離職的後勤同仁,再加上附近民眾的陳情抗議及媒體的高度關注,我親自著裝上陣,帶領同仁一步步完成接案入住至離開檢疫所。檢疫所各種專案總是來得又急又快不分晝夜,摸黑入所,黎明離開再回院上班並非偶一為之,例如2020年接待處理完武漢包機的住民時,天已大亮,但是團隊成員仍精神抖擻,全力以赴完成任務;也曾有檢疫者向行政法院提出檢疫所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審議,必須半夜一點由家中趕至新店出庭接受法官審訊,力求檢疫期滿才可離所的堅持。疫情至今,負責的四家檢疫所照顧人數已達萬人,其中確診個案幾近4000人,猶記第一批武漢包機旅客離所時,可愛的小朋友高喊「台灣加油」,心中感動膨湃、難以自己。

        1000多天的抗疫之路,一群無畏、無懼的醫護檢驗人員、後勤及安全人員,成為病人、家屬、團隊與醫院的柱子,也是社會安定的守護者,大家溼透的衣衫與刻印在臉頰上的壓痕,是光榮的印記。今年度有幸榮獲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個人組得獎者。公務員服務法第一條所述:「公務員應恪守誓言,忠心努力,依法律、命令所定執行其職務」。即使有許多抗疫前線的護理師們並非公職人員,但是她/他們所展現出來的「高度使命感和奉獻心」,可謂是公務精神的最佳實踐者。

 好站連結:

精選圖片 | freepik

瀏覽次數: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