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衛生主管專業影響力 (文:張秀君副局長)

護理衛生主管專業影響力 (文:張秀君副局長)

        台灣公衛政策長期以來,大多為由上而下的政策模式,而具備護理專業的衛生機關主管,在組織中可扮演公衛政策推動的重要橋梁,並可透過本身的專業,規劃具體可行方案,從政策制定到基層實踐發揮專業影響力。

一、垂直與橫向溝通協調
(1)對上級主管,應以專業知能成為機關政策制定的最佳後盾,專業知能包含對民眾需求及利害關係人的瞭解;(2)對內部,透過橫向溝通協調與合作,瞭解資源所在,連結資源加以配置,產生最大效益;(3)對外部,透過專業知能與民眾溝通,傾聽民眾需求,提供最適切的服務。

二、跨域資源連結與夥伴關係
COVID-19疫情期間,不僅顯現跨域治理的重要,也是跨專業合作的契機。過往需時間緩慢形塑的願景與使命,在齊心抗疫的共識下,迅速凝聚。以屏東縣大型疫苗施打站為例:衞生局規劃民眾定點不動,由醫護移動的貼心服務模式施打疫苗。專業建言取得縣府首長的支持與授權,以衛生局為核心,動員民政、社政、交通旅遊、警察、消防、環保等相關局處,跨公私部門與醫療院所及衛生所合作,共同提供便利、安全、可近性的疫苗接種服務。過程中善用護理溝通協調技巧,指揮調度整合團隊,應變處理各項疑難雜事,快速提升疫苗覆蓋率並獲得民眾極高的滿意度。

三、營造友善職場保障專業人員權益
公衛服務品質的提升,仰賴醫事人員的投入及相關專業團體的支持。照顧基層醫事人員,主管責無旁貸,經積極爭取,作者服務的機關大幅提升公衛護理人員的權益,1 0 8年1月即全面以證照任用,改變過去具有護理師資格卻僅以護士任用的情形。

        政治決定政策,而政策影響執業環境及專業人員權益,勉勵護理人員,除臨床歷練亦能參與公共事務,以護理專業及臨床執業所累積對民眾需求的瞭解為基礎,發揮專業價值,協助導入民間資源、優化護理職場,共創便利性與高品質的公共衛生照護環境。

 好站連結:

精選圖片 | 123RF

瀏覽次數: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