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12 (Tue.) 14:30-16:30
📍 國家衛生研究院 台北辦事處第1會議室
講者簡介:薛承泰教授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社會學博士) 經歷: 著作:《台灣人口大震盪》、《人口危機來了!無法迴避的庶民議題》等。 |
國衛院論壇邀請薛承泰教授於4月12日進行專題演講,講題為「臺灣人口危機來了!如何因應?」實體與視訊並行。薛教授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社會學博士,曾任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局長、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與人口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曾出任行政院政務委員一職。這次專題演講以其高瞻遠矚的觀點娓娓道來他30年來對台灣人口現象的觀察與實務經驗,精彩內容重點摘要如下。
🟦28年前的一場社會運動
薛承泰教授從最近媒體報導「大學招生危機」及「全國學生數5年來減少33萬人」的現象說起,早在28年前薛教授已經點出少子化對台灣社會可能造成的衝擊。
源自1994年一場社會運動–410教育改革運動提出四項訴求: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當時正準備升高中與升大學的年輕人相當多(1976-1981年出生數每年超過40萬),正好是教改運動推手們的子女。教改推動者主要來自1950年前後出生者,不希望下一代重蹈其過去慘烈升學競爭的覆轍,出發點立意良善,爭取「廣設高中大學」,遊行主題為「為下一代而走」!當時薛教授即提醒需注意學齡人口數的未來趨勢,指出1993年出生數,已較1976年少了約10萬人(圖1)。
一直到2006大學的數目急速增加(圖2、圖3),此外,門檻較低的人文社會學科科系的學生總數增加快速並超過科技學門的人數,在人人都有大學念的情況下,大學生的失業率卻屢創新高(圖4),因此薛教授重申政策制定需要以人口為基礎的重要性,並以「到地獄之路由許多的是用善意鋪成的。」(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海耶克名言做總結,檢討當年時空錯置的教改運動!並強調屬於人文社會方面的政策,若是只跟著「先進」國家做,往往失去了主體性,應該參考他國「先做」的經驗,而不是當成「先進」來跟進。近年來大學招生不足甚至於倒閉的現象頻頻,驗證了薛教授當時的苦口婆心。




🟦全球人口概況
1950年代以來全球普遍呈現少子高齡化,全球生育率從每位育齡婦女生4.9人降至2.47人,年齡中位數從23歲增至31歲,所謂高齡化即等於少子化加上壽命延長,這50年來人口數的急遽增加(圖5),2011年全球人口達70億,其中15歲以下小孩有20億,此後總人口還會增加,但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發達,即便到了2056年總人口數達100億時,小孩人口卻仍是20億,因此高齡化是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圖5
🟦台灣人口變遷的趨勢與特色
2020年全國人口統計破了三項紀錄:
- 全國死亡人數173,156人,出生數165,249 人,「生不如死」(自然負成長–出生人口不如死去人口)達7,907人,為我國第一次人口自然負成長。
- 出生數16.5萬也創下歷史新低。
- 由於遷出也比遷入多了33,978人,使得整體人口負成長達41,885人,也是新紀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台灣結婚率和生育率是息息相關的,而2020年結婚對數121,702對,較前一年少了12,822對,一年間跌幅近一成!
再看到2021年人口統計有更多驚人的數字:
2021年「生不如死」人數更高達29,912人!加上社會負成長,總負成長達185,922人。生育量續降至15萬4千,比前一年少1萬1千人,再創新低!
死亡總數為183,732人較2020多出1萬人。這個死亡數衝高,是否藏著和疫情(或打疫苗後)相關的死亡黑數? 社會負成長(淨移出)達156,010人,創了新高,且超過全年生育數,為1996年飛彈危機(淨移出35,054人)約4.5倍。結婚對數114,606也是歷史新低,較去年少了7千1百對,將影響後續的生育。
而今年2022年是虎年,前三月出生數35,542人,死亡數49,080人,「生不如死」人數達13,538人,淨移出92,785人。2022年3月,淨移出達45,334人,史上單月最高。
圖6
🟦挑戰與機會 – 進入21世紀時,台灣三個人口議題:
- 台灣地區人口變遷和先進國家一樣都有少子化與高齡化的現象,且發生時間較晚,台灣所面臨的挑戰會特別嚴重嗎? 是的,因為台灣的關鍵在變遷速度快。
- 維持低生育率讓人口減少,對高密度人口的台灣,將有助於環境生態與生活品質,有什麼不好?關鍵在於人口結構,到2060年台灣人口老人比率達40%。
- 提高生育率的關鍵與困境是什麼?關鍵在觀念與經濟,過去或許錯過了鼓勵生育時機,但是來者可追。例如:如何教育年輕人對於撫育下一代的責任感?扶老比例的變化(圖7)示範圖片建議用建設性表述,而非一昧凸顯下一代可能面對的重擔,太過於強調未來世代的不正義而與當下脫節。改變觀念需要從教育著手,需要早日開始進行。
圖7
🟦結論
2020年我國工作人口占比為71.4%(圖8),相較於鄰近勞力輸出國家(泰國70.47%,越南68.94%,印尼67.8%,菲律賓64.45%)還高,我國當前人口結構仍非常好,需要好好把握。
圖8: 國發會人口估計2020年
總言之,社會政策沒有「先進」的國家,而是「先做」的國家。我們需參考他國「先做」的經驗,而非盲目跟進「先進」國家。
✍ 撰文 | 陳麗秋副執行長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審閱 | 陳炯東執行長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薛承泰兼任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
活動剪影

張仲明副總召集人(右4)、陳炯東執行長(右3)、洪培凱副執行長(右2)、陳麗秋副執行長(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