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者追蹤是傳染病爆發流行時所採用的重要疫情控制方法。然而,COVID-19病人在出現症狀前即具有傳染力,傳統的追蹤方法無法快速找出跟確診個案接觸過的人,因此許多國家採用智慧手機「社交距離追蹤App」,快速進行接觸者追蹤,即時降低病毒在社區進一步傳播的風險。因此,若能善用社交距離追蹤App,執行「有智慧的保持社交距離 (intelligent physical distancing)」策略,便可以縮小保持社交距離的時間和規模,取代所有人都要保持社交距離 (如限制出門) 的鎖國封城政策。然而,App資訊的使用,也引發一些道德疑慮及倫理議題,如自由及隱私權侵犯及資料保留期限等。作者建議,政府在使用App資訊時,要確保 (1)最小化對隱私權的侵犯,(2)具有高標準App資訊安全、保護、及監督計畫,及 (3)資料的使用及目的透明化等原則,盡可能在拯救生命的公共利益與自由隱私兩者間取得平衡。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吳綺容醫師摘要整理)

Author:Michael J Parker, Christophe Fraser, Lucie Abeler-Dörner, et al.
原文連結:https://jme.bmj.com/content/early/2020/05/03/medethics-2020-106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