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123RF


此法國單一中心觀察性研究納入117位未曾感染過COVID-19的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患,檢驗其在第一劑輝瑞/BNT疫苗後(於施打第二劑疫苗時)及第二劑輝瑞/BNT疫苗後一個月的抗SRAS-CoV-2棘蛋白(S)抗體濃度。研究採用Roche試劑檢驗抗S抗體濃度,≥ 0.8 U/mL即為陽性反應,最高檢驗數值達250 U/mL。

117位患者兩劑疫苗的平均接種間隔為22 (16-37)天。在接種第二劑時,63 (54%)位可測得抗S抗體,其中4 (3%)位抗體濃度大於250 U/mL;於第二劑後平均35 (18-77)天,97 (83%)位可測得抗S抗體,其中72 (62%)位抗體濃度大於250 U/mL。無法產生抗體反應的相關因子包括:半相合移植(haplotransplant)、一年內接受移植、淋巴球低下(<1000 cells/μL)及在疫苗接種時接受免疫抑制劑或化學治療。分別約48%、39%的病患在第一劑、第二劑疫苗後出現第一級或第二級的副作用。病患後續平均追蹤58 (39-98)天,期間均未感染COVID-19。

此小規模觀察研究顯示,高達83%的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患在接受2劑輝瑞/BNT疫苗後可以產生抗S抗體反應,而且沒有出現重大疫苗不良事件。不過,此研究僅檢視抗體反應,由於此族群病患的T細胞免疫功能可能與一般人有所差異,因此疫苗在此族群所引發的細胞免疫情形,仍待進一步探討。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吳綺容醫師摘要整理)

作者:Amandine Le Bourgeois, Marianne Coste-Burel, Thierry Guillaume, et al.
連結: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84061?resultClic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