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B.1.617變異株最早於2020年10月在印度發現,迄今已經成為流行於印度及英國最主要的病毒株,並持續擴散至各國。B.1.617變異株包含3個主要的分支(B1.617.1、B.1.617.2 及B.1.617.3),這些變異株的棘蛋白上的N末端結構域(N-terminal domain,NTD)及受體結合區域(Receptor-binding domain,RBD)出現多樣的突變,有助其逃脫人體免疫系統的偵查及攻擊。其中的B.1.617.2 (又稱為Delta變異株)更被認為較其它變異株具有更快的傳播速度。
此研究為法國團隊所進行,目的為了解Delta變異株對各種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ies)及COVID-19患者恢復期血清或疫苗接種者血清的感受性,並與其它病毒株進行比較。實驗所使用的Delta變異株分離自一位由印度返國旅客的咽喉拭子。
研究發現,Delta變異株對一些抗NTD及RBD的單株抗體具有抗性,如Bamlanivimab。Bamlanivimab的標的是RBD,Delta變異株的RBD上發生L452R突變導致單株抗體和棘蛋白的結合能力減弱,是Bamlanivimab無法有效中和Delta變異株的可能原因。不過,Etesivimab、Casirivimab及Imdevimab單株抗體仍保有對Delta變異株的中和能力。患者感染COVID-19後12個月内所收集的恢復期血清對Delta變異株的中和能力相較於Alpha變異株(B.1.1.7)低了4倍。若只施打一劑疫苗(輝瑞BNT或AZ),僅10%的疫苗接種者血清可以中和Delta變異株。但若接種兩劑疫苗後,95%的接種者血清都能產生對抗Delta變異株的中和抗體,不過效價相較於Alpha變異株低了3-5倍。因此作者推論,Delta變異株得以快速傳播可能與其具有逃脫抗棘蛋白抗體的能力有關。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吳綺容醫師摘要整理)
作者:Delphine Planas, David Veyer, Artem Baidaliuk, et al.
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