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分析院內2021年2-4月間的7例心肌炎病例,其中有4例是發生COVID-19疫苗注射後。4位病患都是在接受第二劑mRNA疫苗後1至5天內發生心肌炎,其中2位接種Moderna疫苗,2位接種Pfizer/BNT疫苗。3位是年輕男性(36、23及24歲),1位是70歲女性。4位病患主訴均為嚴重胸痛,3位同時出現呼吸急促症狀。住院相關檢查顯示心肌指數(troponin)上升、心電圖ST段上升,心臟磁振造影出現典型心肌炎變化,包括局部心肌收縮異常、打藥前的T1、T2影像訊號增加及顯影劑延遲增強(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現象。整體而言,符合心肌炎的診斷。由於病人沒有出現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前驅症狀,過去也未曾罹患COVDI-19,加上此次常見的呼吸道病毒及SARS-CoV-2檢驗均為陰性,因此並未找到可解釋的病原或病因,也排除與COVDI-19後的多器官發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相關。在治療方面,4位病患都接受保守治療,包括非類固醇類消炎藥物(2位)、秋水仙素(2位)及類固醇(1位),症狀均快速改善,未出現心律不整或心衰竭等併發症,住院2至4天後即順利出院。
截至2021年4月底,在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周圍的6個城市中,已有561,197居民接種完兩劑新冠疫苗(99.1%為mRNA疫苗),顯示疫苗後發生心肌炎的比例極低。不過,此研究並不能確定mRNA疫苗與心肌炎的因果關係,仍待未來研究釐清兩者間的相關性。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吳綺容醫師摘要整理)
作者:Han W. Kim, Elizabeth R. Jenista, David C. Wendell, et al.
連結: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cardiology/fullarticle/2781602?resultClic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