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標 美國聯邦政府於2018年首次發表全民運動指引(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強調定期運動的好處,建議成年人每週至少需進行150分鐘的中高強度運動。此研究在美國加州進行,目標為了解規律運動是否會影響COVID-19的預後。
■ 方法 研究納入2020年1月至10月間的48,440位COVID-19成年患者,並依其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間自行紀錄的運動量分為三組,分別為(1)缺乏運動組:每星期運動0–10分鐘,(2)偶而運動組:每星期11–149分鐘,及(3)標準運動量組:每星期大於150分鐘。後續使用多變數分析並控制多項變數(如性別、年齡等人口特徵及已知會影響COVID-19嚴重度的因子),比較三組病患於罹患COVID-19後的住院、住加護病房及死亡風險。
■ 結果 相較於標準運動量組患者,缺乏運動組的患者具有顯著較高的住院風險(OR 2.26,95% CI 1.81-2.83)、住加護病房風險(OR 1.73,95% CI 1.18-2.55)及死亡風險(OR 2.49,95% CI 1.33-4.67)。和偶而運動組患者相比,缺乏運動組的患者也具有較高的住院風險(OR 1.20,95% CI 1.10-1.32)、住加護病房風險(OR 1.10,95% CI 0.93-1.29)及死亡風險(OR 1.32,95% CI 1.09-1.60)。
■ 結論 日常生活保持指引所建議的運動量,有助降低罹患COVID-19後疾病進展至重症的風險。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吳綺容醫師摘要整理)
作者:Robert Sallis, Deborah Rohm Young, Sara Y Tartof, et al.
連結:https://bjsm.bmj.com/content/early/2021/04/07/bjsports-2021-104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