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性病毒要能克服宿主所產生的第一型干擾素(type 1 interferon,IFN-1)抗病毒先天性免疫反應才能在宿主身上造成感染,而干擾宿主的蛋白質合成是病毒常採行的策略。SARS-CoV-2的非結構蛋白「NSP14」具有核糖核酸外切酶(exoribonuclease,ExoN)和N7甲基轉移酶(N7-methyltransferase,N7-MTase)的活性,是病毒複製不可或缺的蛋白。耶魯大學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SARS-CoV-2可透過NSP14關閉宿主的蛋白質合成;而ExoN或N7-MTase的活性部位若發生突變,NSP14便會喪失其關閉宿主合成蛋白質的能力。此外,NSP14−NSP10複合物的形成,會增強NSP14關閉宿主合成蛋白質的能力。綜合而言,SARS-CoV-2透過NSP14關閉宿主的蛋白質合成,抑制了IFN-1所活化的干擾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s,ISGs)的表現,進而關閉宿主的先天性免疫反應。
此研究增進了醫學界對SARS-CoV-2致病機轉的了解,有助後續發展新一代的抗病毒藥物。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吳綺容醫師摘要整理)
作者:Jack Chun-Chieh Hsu 1, Maudry Laurent-Rolle, Joanna B Pawlak, et al.
連結:https://www.pnas.org/content/118/24/e2101161118.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