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感染或疫苗接種誘發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已經被證明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護以防止再次感染和降低臨床重症的風險。據估計,血清陽性的恢復者對再次感染有89%的保護力,而疫苗提供的保護力則有50~95%。然而,初級免疫反應不可避免地會隨時間逐漸減弱,因此目前尚不清楚保護性免疫可以持續多久。此外,越來越多的變種病毒變正在傳播,這些變種病毒可能會逃脫疫苗和恢復期免疫反應的保護。

       目前科學家們亟欲突破的一大挑戰是找出不受SARS-CoV-2感染的免疫保護指標(correlate of protection)。明確的免疫保護指標將對開放經濟活動、疫苗的研發和免疫治療更有信心。例如,在流感感染中,1:40的血凝抑制(HAI)效價被認為可提供50%的流感保護力。這個指標用於預測疫苗效力並有助於每年季節性流感疫苗的配製。然而,目前評估SARS-CoV-2免疫力的標準化測定非常少。對於免疫生成性(immunogenicity)的數據都是來自一至三期的疫苗臨床試驗以及感染後血清陽性的恢復者。雖然記憶性T及B細胞也與保護力有關,但是目前對提供保護比較強的證據都指向「中和性抗體」。不過,現階段對於接種疫苗後或是感染後恢復者血清的中和抗體評估遇到一些困難。例如:不同的臨床試驗分析中和抗體的方法不一致、不同研究之間對於「恢復期」和「感染」的定義也不一樣。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作者們利用統計模型,分析7個疫苗臨床試驗以及SARS-CoV-2感染恢復者血清當中中和抗體效價和保護力之間的關係。結果顯示,當疫苗誘發的中和抗體效價約為平均恢復期的50%,對感染的保護力是20.2%95% CI = 14.428.4%);當疫苗誘發的中和抗體效價約為平均恢復期的3%,對重症的保護力就可以達到50%95% CI = 0.713%P = 0.0004)。同樣以統計模型計算出,疫苗接種後250天中和抗體效價會衰退,對SARS-CoV-2 感染的保護作用將顯著喪失,但是仍具有對重症疾病的保護。與疫苗株相比,中和抗體對幾種變種病毒的效價也降低了。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齊嘉鈺醫師摘要整理)

作者:David S. Khoury, Deborah Cromer, Arnold Reynaldi, et al.
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1-013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