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
變種新冠病毒SARS-CoV-2棘蛋白基因在受體結合結構域(receptor-binding domain,RBD)和N末端結構域(N-terminal domain,NTD)發生突變,這些結構域是疫苗誘發抗體反應的主要靶位。RBD中N501Y突變會增加SARS-CoV-2對血管張力素轉化酶2(ACE2)受體的親和力。而E484K和K417N RBD突變以及NTD中的突變與中和抗體逃逸有關。在英國首次發現的B.1.1.7(N501Y.V1)病毒系就出現N501Y突變,造成傳播力增加53%。自然感染或mRNA疫苗誘發的中和抗體活性對抵抗B.1.1.7變種病毒不大受影響。但是B.1.1.7變種病毒又繼續演化,在英國已經出現帶有E484K突變的變種病毒。
在南非首次發現的B.1.351(N501Y.V2)病毒系包含3個RBD突變和5個其他NTD突變。以感染原始型病毒株的恢復期血清測試對抗B.1.351效果發現,有48%的血清樣品無法中和B.1.351,其餘樣品也顯示中和效價顯著降低。此外,在巴西還發現了另一個獨立的SARS-CoV-2病毒系(P.1),其中也包含E484K,K417N和一些B.1.351 NTD突變。
之前在英國、巴西和南非進行ChAdOx1 nCoV-19疫苗功效的臨床試驗時,B.1.351和P.1變種病毒尚未出現,整體疫苗效力為66.7%。近期ChAdOx1 nCoV-19疫苗針對英國B.1.1.7變體的功效的最新分析為74.6%。
本文是在南非進行的第1b/2期臨床試驗,評估ChAdOx1 nCoV-19 (AZD1222)疫苗對未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人群中SARS-CoV-2有症狀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期中分析報告特別針對目前所關注的新興SARS-CoV-2變種病毒 B.1.351(501Y.V2)的保護力。
■ 方法:
以1:1的比例分配18歲至65歲以下的參與者,以相隔21至35天施打兩劑含有5×1010病毒顆粒的疫苗或安慰劑(0.9%生理食鹽水)。在第二次注射後從25名參與者獲得的血清樣品進行對原始D614G病毒和B.1.351變種病毒的偽病毒及活病毒中和測定。主要目標是分析施打第二劑超過14天後疫苗對實驗室確診的有症狀Covid-19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結果:
2020年6月24日至11月9日期間,一共招募了2026名HIV陰性成年人(中位年齡為30歲);接受了至少一劑安慰劑或疫苗的參與者分別有1010人和1011人。偽病毒和活病毒中和試驗均顯示,疫苗接種者的血清對B.1.351變種病毒體的抵抗力大於安慰劑接受者。發生輕度至中度的Covid-19感染在717名安慰劑接受者中有23名(3.2%),750名疫苗接受者中有19名(2.5%),疫苗的功效為21.9%。這42個Covid-19的病例中有41例的檢體進行病毒序列分析,其中39例(95.1%)是感染B.1.351變種病毒。針對該變種病毒的疫苗效力為10.4%(95% CI,-76.8至54.8)。疫苗和安慰劑組之間嚴重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沒有差異。
■ 結論:
兩劑ChAdOx1 nCoV-19疫苗對B.1.351變種病毒引起的輕度至中度Covid-19感染沒有保護作用。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齊嘉鈺醫師摘要整理)
作者: Shabir A. Madhi, Vicky Baillie, Clare L. Cutland, et al.
連結: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102214?query=featured_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