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研究團隊研發出以流式細胞技術偵測抗棘突(S)蛋白抗體的新冠肺炎檢驗方法。
此法可以專一性的偵測IgM、IgA、IgG抗體及IgG次群(subclasses)。在有症狀的COVID-19患者中,於症狀出現後的第5、10及23天,各抗體的檢驗陽性率分別為IgM:32%、63%及92%、IgA:35%、66%及98%及IgG:47%、86%及100%;IgG抗體中,以IgG1所佔比例最高,IgG3次之(註)。
在無症狀感染者中,此法也能專一性的偵測其IgM、IgA及IgG抗體(同樣以IgG1所佔比例最高);雖然檢驗到的抗體值較有症狀者低,但仍可偵測出97%的無症狀感染者。新加坡大部分的感染者是住在宿舍的移工,將此法實際應用在宿舍移工的疫情調查,確能找出許多無症狀感染者。
綜合而言,此流式細胞檢驗技術具敏感性及專一性,尤其是可找出無症狀者,有助疫情的調查及控制。
註:IgG1及IgG3的產生,意味出現TH1反應。TH1反應為促發炎(proinflammatory)反應,在對抗病毒感染過程扮演重要角色。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吳綺容醫師摘要整理)
Author:Yun Shan Goh,Jean-Marc Chavatte, Alicia Lim Jieling, et al.
連結: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medicine/fulltext/S2666-3791(21)0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