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大流行給許多高收入國家的癌症醫學臨床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來自加拿大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的Gyawali醫師和同事最近在JAMA Oncology發表一篇文章指出,他們目前正在可行的情況下用電子或遠程醫療取代親自就診,以減少患者流向癌症中心和醫院的人數,並且減少回診就醫的頻率、影像學及其他檢查,同時也討論一旦提供治療的能力降低時,最重要、有價值的抗癌療法是什麼。尤其是當新數據顯示癌症患者死於COVID-19感染的風險較高時,這些顯然是在大流行期間採取的應變方法。

本文則是倫敦聖喬治醫院(St George’s Hospital) Mehran Afshar等醫師的回應。他們指出,世界銀行估計大流行將使全球經濟萎縮5.2%,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將使6000萬人陷入極端貧困。英國醫師和衛生政策專家Maruthappu及其同事將2008年至2010年之間的263,211多例癌症死亡歸因於全球經濟衰退。失業率上升1%與「可治療」癌症的年齡標準化死亡率顯著提高有關,而且影響可以持續長達5年。比較經濟衰退期間和之後的癌症死亡率結果發現,隨著醫療保健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增加,癌症死亡率顯著下降。這為宏觀的政策如何影響癌症死亡率提供了寶貴的見識。

事實證明,與其他疾病相比,癌症死亡率對財政緊張、社會隔離和醫療服務受限的敏感性更高。儘管英國在2020年4月對癌症的緊急轉診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0%,但可能是因為財務壓力而導致醫療保健利用率的降低、減少篩檢、晚期癌症診斷率更高,以及診斷後開始治療率更低或停藥率更高。

一些公共衛生經濟學家認為,與經濟衰退本身相比,緊縮措施對獲得醫療服務和過度死亡的影響更大。對歐洲國家經濟反應的調查發現,政府為減少經濟中的周期性波動而採取的各種經濟政策(反周期政策,countercyclical policy),考慮公共衛生和社會保護、減少自付費用和選擇性投資的策略,使衛生系統更具彈性。相反,緊縮措施則會直接降低衛生涵蓋範圍,同時間接削減了針對失業、貧困、無家可歸、糧食安全和減輕公共衛生風險的社會保障的保護計劃。

基於「治療價值」的癌症醫療在未來幾年將不可避免地變得越來越重要。當臨床醫生必須嚴格評估決策是否可以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對病患的預後有意義,同時,也必須認真考慮針對COVID-19時代的全面健康和社會保護政策,以減輕對COVID-19時代的不利長期健康影響 即將到來的全球衰退,並保護癌症治療方面的進展。儘管臨床醫生必須嚴格評估決策是否能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為患者帶來有意義的結果,但也必須認真考慮COVID-19時代的全面健康和社會保護政策,以減輕長期對健康造成的不利影響。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齊嘉鈺醫師摘要整理)

Author:Reena Patel, Lisa Pickering, Mehran Afshar         

原文連結: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oncology/fullarticle/10.1001/jamaoncol.2020.5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