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學者Carel W. le Roux認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將改變醫師對代謝疾病的認知及其處置策略。在疫情初期,代謝疾病(如肥胖及糖尿病)就被認為是染疫後呼吸衰竭及死亡的重要危險因子。早期這些患者的治療策略為及早使用呼吸器並採用較高的氣道壓力以增加肺部通氣,但後來發現此法反而會引發肺部傷害、增加死亡率。
後續研究顯示,呼吸衰竭的原因不僅止於呼吸道感染,肺部血管內皮細胞發炎、栓塞及血管新生造成的微血管床變化也是重要的致病機轉。未感染新冠肺炎前,肥胖及糖尿病患者的肺部原本就存在這些微血管床病變,新冠肺炎的感染則加重了微血管床的病變程度。因此後來的治療方向轉向及早使用非侵入性呼吸器治療或降低呼吸器的氣道壓力、採取增加肺血管灌流及降低發炎及凝血的治療策略。臨床也發現一群在染疫後才表現糖尿病病徵、初次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這些觀察顯示代謝疾病與新冠肺炎的雙向影響,意即代謝疾病會加重新冠肺炎嚴重度,新冠肺炎也會引發潛在的代謝疾病表現出明顯的病徵,後者可能與SARS-CoV-2的宿主受體ACE2普遍存在於和代謝相關的器官(如胰臟β細胞、脂肪組織、小腸及腎臟)有關。
在爆發疫情前,糖尿病及肥胖並不是醫療處置的優先疾病,此次疫情促使我們對代謝疾病朝向不同面向的思考及研究,期待在疫情過後,能採取更適切的臨床策略,有效減緩病程的發展,降低代謝疾病患者的疾病嚴重度及死亡率。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吳綺容醫師摘要整理)
Author:Carel W. le Roux
原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4-020-00449-y#cit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