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OVID-19流行期間、擬定癌症患者採取立即治療或延遲治療的處置計畫時,需在兩者的好處及風險間取得平衡。若當地COVID-19正盛行時,進行立即癌症治療,可能會增加COVID-19的罹病風險及嚴重度。

為了協助醫療人員能快速且全面地評估癌症患者治療的處理次序和優先級別,美國學者Elizabeth Garrett-Mayer帶領的團隊建立了以網頁形式呈現的疫情時癌症患者預後評估系統(Onc-COVID)。

此系統參考已知的流病資料,如各種癌症延遲治療的臨床預後,來預估個別病人延遲治療的風險。使用者輸入多項患者的評估參數後,如癌症種類及分期、COVID-19罹病危險因子(共病、年齡等)、各地COVID-19的盛行率及R0值,系統即可綜合各項參數,預估出個別患者接受立即或延遲治療的好處及風險。

網頁介面操作簡單,也可在手機上使用,加上風險評估呈現具體的數字(如因延遲治療導致性命縮短的天數),有助於醫病雙方共享醫療決策時的討論。不過由於COVID-19流病資料不斷發展變化中,資料庫需定期維護,才能維持此預後評估系統的即時性及正確性。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吳綺容醫師摘要整理)

Author:Elizabeth Garrett-Mayer, Brian I Rini   

原文連結: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oncology/fullarticle/277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