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曾有研究發現,合唱團團員之間COVID-19感染率高達60-90%,因此合唱已成為造成 COVID-19爆發的重要風險。
雖然維持社交距離在正常的互動中能有效降低感染的風險,但是唱歌比說話的聲音更大,持續時間更長,所以更容易產生大量的飛沫和氣溶膠。而且,在封閉的較小空間中傳播的風險可能更高,因而需要採取進一步措施來減輕風險。
包括德國和荷蘭在內的某些國家/地區已經禁止所有集體演唱活動。
但是,隨著全球疫情稍微緩解,種種限制開始鬆綁後,與唱歌有關的感染爆發事件的報導越來越多。一般認為,呼吸道飛沫的傳播發生在與具傳染性的人近距離接觸時(1-2公尺以內)。但是,唱歌過程中呼吸釋放的動力學尚不確定,因此在密閉空間環境中需要有更明確的傳染證據以及感控建議。
本文是由澳洲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機械及製造工程系學者利用視覺化設備及高速照相機和測速儀器偵測發現,唱歌過程中排出的大多數飛沫不會迅速沉降,而會遵循周圍的氣流模式傳播。這些結果顯示歌唱過程中可能會經由微小的空氣飛沫傳播COVID-19。
因此作者建議,重啟合唱團活動時,可以用更少的人進行排練、歌手之間保持更長的距離,或戴口罩以減少飛沫和氣溶膠的排出。除此以外,應使用通風良好的大空間或室外表演,以盡可能地減少感染的風險。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齊嘉鈺醫師摘要整理)
Author:Prateek Bahl, Charitha de Silva, Shovon Bhattacharjee, et al.
原文連結:https://academic.oup.com/cid/advance-article/doi/10.1093/cid/ciaa1241/590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