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醫師可以從SARS、MERS、COVID-19的疫情學到什麼?

《刺胳針-精神醫學期刊》(Lancet Psychiatry)對近期一篇系統性回顧對SARS、MERS、COVID-19等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譫妄、失眠、焦慮、憂鬱、創傷壓力後症盛行率的統合分析,發表的短評指出: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的急性臨床症狀中,有意識混亂、癲癇、味覺異常,可以推測新冠病毒可能具有神經侵犯性,而且和先前的兩種冠狀病毒SARS-CoV與MERS-CoV感染一樣,可能會影響到大腦。

但SARS-CoV-2的感染,與SARS-CoV與MERS-CoV在治療上,有三項很大的差異:
1.較多老年人的感染
2.住在加護病房的時間較久
3.許先前的疫情相較,這次有更多醫療資源短缺的問題

都可能會造成更高的精神病發症風險,像是感染急性期中的焦慮、譫妄症。

此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在康復後回歸社會後,可能還要面臨經濟的危機、封城、社交孤立的壓力,也可能會造成長期憂鬱、焦慮的精神健康問題。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林煜軒醫師摘要整理)

Author:Iris E Sommer, P Roberto Bakker
原文連結: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psy/article/PIIS2215-0366(20)30219-4/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