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兒虐議題之資訊整合與政策建言

【出版品】兒虐議題之資訊整合與政策建言

論壇「兒虐議題之資訊整合與政策建言 」委員會
ISBN: 978-986-05-8282-6
出版年月: 民國108年1月

  | 

 

2017年12月15日,澳洲最高公共調查機構「皇家調查委員會」(The Royal Commission)公布了一項令人震驚的調查:有超過8千名性侵受害者作證,聲稱他們曾在教會、學校、體育會等機構內遭到性侵。澳洲皇家調查委員會於2012年成立「皇家委員會對兒童性侵之體制性回應」(The Royal Commission into Institutional Responses to ChildSexual Abuse)研究專案,針對兒童性侵的調查費時長達5年,最終報告指出,「澳洲社會主要單位未盡職責防止兒童性侵,在保護兒童方面『嚴重疏忽』,使得性侵案件氾濫,數以萬計的兒童遭到性侵,根本不是一兩個『壞蘋果』在作祟,我們永遠不知道受害兒童確切的數字!」

澳洲皇家委員會調查與兒童相關的機構,包括非政府、私人或公家機關等單位,5年期間至少聯絡1萬5千名性侵受害者,這些受害者事發當時介於10至14歲,有5%受害人是5歲以下就遭到性侵;超過8千人向委員會坦承自己被性侵的過程與地點,其中不少人首次透露不願回顧的過往。為此,澳洲總理馬爾柯姆.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公開沈痛表示,這份報告揭露了一場「國家悲劇」。

無獨有偶,在美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2016年奧斯卡最佳影片《驚爆焦點(Spotlight)》也是一樁關於大批兒童被神職人員長期性侵的醜聞,後來被《波士頓環球報》一群記者抽絲剝繭追蹤揭發,這個專題報導並得到2003年「普立茲公眾服務獎」。

兒童被性侵絕對是屬於兒虐的範疇,而且是兒虐事件中最隱晦、最不易被發現的犯罪案件,在全世界都是一個既嚴肅又棘手的問題。不論是公部門調查機構或是新聞記者鍥而不舍的追查,都是屬於在事件發生後的亡羊補牢。

身為兒科臨床醫師,最為痛心疾首的莫過於看到兒童受暴、受虐。我常比喻,這些身心受創兒童所承受的長期痛苦,絕不亞於嚴重燒燙傷,甚至需要花一輩子的時間復原和療癒。我也總是忍不住思索:「所有保護兒童的相關措施,能不能走到更前端,以避免悲劇一再重演?」

2016、2017連續兩年,在「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主持人吳成文院士督促下,並獲得前後兩任執行長蔡世峯、江博煌大力支持,讓我們這些兒科醫師從醫療端出發,以「兒虐保護研究」為議題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結合了諸多跨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第一線的兒保實務工作者超過400人,在臺灣北中南東共召開了七場會議,協助政府相關部門建立更好的兒童保護機制與措施,得到各方相當正面的回應,一路走來,不斷集氣,陸續發酵,國內的兒保團隊也愈來愈壯大。

就如同疾病發生一樣,兒虐事件無論怎麼樣都不會停止,但透過適當的預防措施與公共教育以及後續的醫事、檢察、警政、法政、社政聯手作戰,絕對可以降低發生率,這也是未來要繼續努力的方向。兒童保護工作要效法疾病防制的「三級預防」精神,我們一秉初衷,傾全力在每一個環節做到滴水不漏!


 

Please wait while flipbook is loading. For more related info, FAQs and issues please refer to DearFlip WordPress Flipbook Plugin Help documentation.

兒虐議題之資訊整合與政策
兒虐議題之資訊整合與政策
瀏覽次數: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