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多元照顧計畫發展-問題清單暨服務措施規劃

長照多元照顧計畫發展-問題清單暨服務措施規劃
(依姓氏筆畫排列)
  • 議題召集人:
    吳肖琪特聘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衛生福利研究所)
    林麗嬋講座教授(亞洲大學 護理學系)

✅ 研議計畫目的:

台灣於1993年邁入高齡化國家,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至111年12月底,65歲以上人口數為4,085,793人,占17.56%;0至14歲人口數為2,819,169人,占12.12% (內政部戶政司,2023)。扶老負擔2022年比例為4位青壯年負擔1位老年人口,至2070年更降至1.1位青壯年負擔1位老年人口(國家發展委員會,2022)。隨著壽命的延長及慢性疾病增加,失能的老人持續增加,加上臺灣社會的變遷、家庭結構的改變,婦女外出就業的比率增加,使得失能老人長期照護的問題成為政府推展老人服務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目前有長期照顧需求的個案,經照顧管理專員使用長期照顧管理評估量表評估後,載具程式除判定給付等級與額度,同時將自動產生「照顧問題清單」,俾作為長照管理中心及A單位排定處理優先順序及提出服務措施,以為A個管服務措施規劃個案「照顧計畫」之依據,照顧管理專員依個案需求排列照顧問題之優先順序並勾選「服務措施」,並依個案需求排列照顧問題之優先順序。

上開長照管理模式執行多年後,接受長照服務人數大幅的增加,如:110年10月至111年9月,長照給支付服務人數達42.4萬,較長照2.0推動之106年度成長3.97倍;服務涵蓋率亦從106年20.3%,成長至111年9月68.34% (衛福部,2022)。雖然長照服務的人數皆有增加,但各類服務數量成長的幅度不一,如:依據衛福部(2022)的資料估計照顧服務的人數從106~109年9月增加2.52倍,營養餐飲增加2.3倍、交通接送增加10.37倍、喘息服務增加3.51倍、專業服務增加3.51倍,服務類別成長速度不一是來自該項服務確實的需求量不同,抑或個案長照服務未能觸及個案實質的需要所致?

為回應長照服務是否能滿足個案的需求,檢視照顧管理過程中「照顧問題清單」的判斷邏輯,與「服務措施」的適用性為當前第一要務。期能透過「照顧問題」邏輯的判斷及所提供之「服務措施」能與時俱進,俾符合長照服務各式樣態,使長照服務範疇更為多元。故本計畫之目的在:

  1. 檢討現行依據個案評估結果產出之「照顧問題」判斷邏輯、照顧問題樣態及服務措施。
  2. 依前點「照顧問題清單」發展判斷邏輯、提出個服務措施建議優先序位。
✅ 預期目標及效益:

1. 完成現行依據個案評估結果產出之「照顧問題」判斷邏輯、照顧問題樣態及服務措施之檢討。
2. 依前點「照顧問題清單」發展判斷邏輯,提出各服務措施建議優先序位。

瀏覽次數: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