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召集人:何啟功教授(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 研議計畫目的:
台灣的健保制度是全世界優質且為國際所肯定的醫療照護系統,但衛生行政決策者必須從所有疾病負擔來看整體國民健康,而不是只從醫療狀況本身來看國民健康維護。公共衛生三段五級是眾所皆知的疾病控制模式,以醫療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亦猶不足,末段的介入需求有增無減,最重要仍在初段預防。我們選擇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以及腦血管疾病為標的,邀請包括心血管、腦血管領域醫學專家及疾病損失人年的研究學者共同研討,試圖整理出兩個疾病之危險因子及其相關流行病學的狀況,更著重於包括長照系統以及失能調整人年、品質調整人年的探討,以完整呈現所謂整體疾病負擔才是為政者應考慮的面向,期盼藉此計劃所整理出來的資訊能提供給未來進行相關疾病預防實質的參考,更希望能成為制式化的數據呈現於每年的年報中。心血管疾病及腦血管疾病危險因子類似,但臨床治療效果差異極大,後者接續社會成本高也是國人臨終長時臥床之主因,前者因醫療進步產生全(正常工作生活)或無(短時離世), 這可由長照系統的資料呈現出目前需要長期照顧者主要對象是那一些疾病的相關患者,一窺究竟。如果從文獻回顧及資料分析能夠進一步了解台灣心血管疾病及腦血管疾病之發生率、盛行率、死亡率及健康平均餘命並進行國際比較,同時了解兩者危險因子之差異,找出發生原因有效訂出政策防治心血管疾病及腦血管疾病,將提升國家健康指標並減少社會成本。
✅ 研議計畫重點:
- 比較心血管疾病及腦血管疾病之醫療成本現況。
- 找出預防對策減少腦血管疾病發生。
- 了解心血管疾病及腦血管疾病之醫療成本現況,突顯後者之重要性,提供未來衛生政策制定投入防治成本的基本資訊。
瀏覽次數: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