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家庭安全照護:領域建構與人才培育

風險家庭安全照護:領域建構與人才培育
 研議重點
  1. 台灣社會變遷下的家庭風險
  2. 台灣對於風險家庭定義、政策與限制(法規與案例)
  3. 風險家庭對於兒少發展影響、家庭親職教養需求與困難
  4. 歐美澳亞國家之風險家庭政策與專業領域實施模式,以瑞典、英、美、澳洲、港為例
  5. 風險家庭的安全照護領域建構
  6. 服務人力資源盤點與穩定性建立
  7. 專業知能培育:優勢觀點與家庭復原力之運用模式

 預期目標
  1. 台灣少子化現況文獻收集、整理與分析
  2. 關於風險家庭(精神疾患、藥癮家庭、收容與更生人)之未成年子女保護政策與方案資料建構
  3. 分析國際對於風險家庭安全照護系統建構與實施模式
  4. 建構風險家庭的安全照護領域與實施方式模式
  5. 規劃設計一套心理衛生與藥癮服務之社工與專業人力知能訓練課程

議題召集人:吳慧菁主任(國立臺灣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成果摘要:

議題主要研究對象群為藥癮者、精神障礙者及更生人及其家庭,未在案或已結案,但仍處於風險環境下,臺灣如何可以透過政策立法、教育、各個政府單位合作,來承接這樣的風險家庭。本議題研究方式為透過爬梳臺灣政策與實務處遇現況、國外可供借鏡之實施模式與文獻資料,補充調整臺灣可精進之處,予以建議;並邀請專家學者召開會議,共開了七場會議、兩場論壇。臺灣社會工作或相關領域的人才培育常為政策推動與服務提供的重要一環,研議團隊團隊也蒐羅了臺灣目前大專院校開設相關課程,系所涵括社會工作、心理諮商以及犯罪防治領域,了解其開設物質濫用或司法矯治相關課程的情況是否得培育足夠人力,因應該族群需求,並主要針對社會工作課程設計進行建議。結論提出模組化課程、強化建議以「個案為基礎、家庭為核心、社區為照護」的風險家庭服務。

出版品:

 

瀏覽次數: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