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鎮靜安眠藥不當使用之防治策略

臺灣鎮靜安眠藥不當使用之防治策略

       利用國內外文獻回顧、現況分析與可行性評估,彙整目前實證基礎及鎮靜安眠藥使用/處方相關問題,並以流行病學資料評估安眠藥的處方量、非醫療使用 (nonmedical use) 率的年代趨勢,探討目前相關政策推展現況與知識上的落差,經由本計畫,提供推動台灣鎮靜安眠藥安全使用策略,透過政策的擬定與施行,期能提升產官學界及民眾對於此一重大問題的警覺性與因應力,減低並預防鎮靜安眠藥物濫用問題對國人健康與社會安全所造成的危害。

議題召集人:
李明濱名譽教授(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陳為堅教授(國家衛生研究院)


成果摘要:

(一) 社區守門人訓練與環境營造:

  1. 發展安眠藥守門人計畫以利社區藥物濫用高風險者之關懷/轉介。
  2. 定義從社區到醫療單位各醫事人員於失眠處置的角色功能。
  3. 營造支持性環境早期辨識及治療。

(二) 改善醫學/醫事教育

  1. 醫學生教育:將睡眠醫學教育融入早期醫學教育過程,提醒開藥原則。盡早知悉民眾需求及醫師角色。
  2. 臨床在職教育:教育第一線醫事人員辨識安眠藥誤用及藥物濫用個案。在職教育的方式可以尋求與學協會合作共同推廣。

(三) 建構失眠處遇流程

  1. 跨科失眠處置的合作機制:建立醫院內或社區到醫院之合作處遇失眠病患的流程及共識。
  2. 教材融入流程:將醫學教材融入臨床失眠處遇的流程中,使失眠不只談藥,同時重視非藥物處置。

(四) 建置教育資源

  1. 教材發展:製作民眾失眠指引、失眠自我照顧教育手冊、安眠藥需知、與醫師溝通失眠、結合youtube(r)…等。
  2. 科技結合:門診前後使用APP以評估失眠或提供資源、大眾推廣。
出版品:

 

瀏覽次數: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