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防治與透析之政策研議

慢性腎臟病防治與透析之政策研議

       台灣腎臟病發生率居高不下,根據全民健康保險統計資料顯示,透析人數每年以3-4%逐年成長,整體費用已增加至650億,對健保財務造成重大負擔,再不採取有效因應措施,將會影響到健保的永續經營。因此,本計畫主要研議目的為(一)了解台灣慢性腎臟病與洗腎人口不斷上升的原因以及目前的防治策略,並提出可行的因應對策;(二)了解目前慢性腎臟病的治療型態與健保支付方式,並提出可能的改善方案。透過本論壇計畫提出的政策建議,相關的衛生主管機關可以採用實施,未來將可以減少台灣慢性腎臟病的發生,並提升健保提供透析服務的效率,有助於健保財務的永續經營。

議題召集人:鄭守夏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成果摘要:

       本議題彙整國內與國際文獻,並邀請相關專家座談討論,依照預防腎臟病發生與惡化、腎臟病的治療與管理、以及腎臟器官移植三個階段,提出重要政策建議如下:

(一) 預防腎臟病的發生與延緩惡化

  1. 培植非政府組織(NGO)致力於腎病防治的倡議。
  2. 針對長期多重用藥的慢性病患者進行廣泛與例行性的腎功能檢查。
  3. 鼓勵創新的衛教模式,善用區塊鏈與影音互動等個人化的衛教。
  4. 鼓勵醫師查詢健保雲端資訊,提醒病人降低多重用藥對腎臟的危害。

(二) 腎臟病治療的費用控制與疾病管理

  1. 將腎臟病相關費用納入健保透析總額,強化透析醫師的財務與醫療責任。
  2. 限制都會地區洗腎中心的設立,並提升腹膜透析的佔率。
  3. 加強與擴大全民健保early CKD的計畫內容。
  4. 學習美國CMS的透析病人週全性照護模式。

(三) 鼓勵與提升腎臟移植率

  1. 透過宗教領袖呼籲支持器捐。
  2. 學習英國的器官捐贈新制,改採opt- out system。
  3. 參考日本的做法將器官捐贈放寬至姻親的活體捐贈。
  4. 腦死判定回歸醫療法並與器官捐贈脫鉤。
出版品:

瀏覽次數:4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