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多元、整合、友善、復元為導向的社區精神病人照護體系

發展多元、整合、友善、復元為導向的社區精神病人照護體系
議題召集人:賴德仁教授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張家銘主任( 林口長庚醫院復健及社區精神科)

107 年國衛院論壇「精神病人社區照顧需求探討及評估」回顧許多國內外社區精神醫療照護的文獻,經過多次專家會議與研討交流,進行社區精神病人需求調查,出國參訪澳洲社區 精神醫療等,提出台灣目前社區精神醫療照護的六大困境:(1)缺乏醫院到社區的連續性及衛政、勞政、社政各種資源的整合;(2)社區復健機構品質良莠不齊、區隔不清且有再機構化現象;(3)未以精神病人與家庭需求為中心;(4)污名化與誤解悄然存在;(5)家屬仍承受長期照顧精神病患責任負擔;(6)身心障礙評估制度並未落實與銜接後續需求。
建議以 「復元」為導向的社區精神醫療照護當作整體目標,並建議四個行動方向,包括:(1)提升精神照護主管機關的位階、資源、量能及跨部會的合作﹔(2)整合串聯各 種多元就學、就醫、就養、就業的精神照護與社會服務﹔(3)建置完整、充足、專業的社區個案管理團隊﹔(4)學造對精神康復者與家庭的支持與友善的社區環境。

成果摘要:

一、「精神勇者,無所畏懼」微電影徵選:

       共有39部影片參加,其中27部符合參賽資格,共有6部獲獎。這6部影片皆獲得作  者同意上傳至Youtube作為宣傳衛教使用,另外共有3部主角獲邀記者會出席。

二、「發展多元、整合、友善、復元為導向的社區精神病人照護體系」研討會:

       邀請衛福部長官、學者專家、實務工作者與康復者代表參與研討,在政策資源、專家建議、實務經驗與社區困境間,互相交流討論。

三、頒發「特殊精神醫療倡議獎」獎:

       由衛生福利部陳時中部長代表台灣精神醫學會,頒發「特殊精神醫療倡議獎」獎給公共電視「我們與惡的距離」團隊。感謝此劇探討了精神病患的治療困境、家屬的照顧負擔、社會安全與人權議題間的衝突,引發大眾迴響與討論。

四、接住下一個應思聰,社會準備好了嗎?」衛教記者會提出5大呼籲:

  • 建構一個以「復原」為導向的社區精神醫療照顧系統。
  • 提升精神照護機構位階、資源及跨部會合作。
  • 串連各種多元就學、就養、就業的精神照護與社會服務。
  • 建置完整專業社區個案管理團隊。
  • 營造對精神康復者與家屬的支持與友善社區環境。

五、完整的精神病人社區照護體系,應該是包含四大面向:

  1. 多元:完整社區照護體系應該多元,包括:康復之家、社區復健中心、社區家園、會所…等,甚至包括同儕支持與NGO志工,以病人及家屬為中心出發的各種照護模式。
  2. 整合:完整社區照護體系應該整合,包括:衛政、社政、勞政,甚至教育、長照等。要有連續性、合作性及整合性。透過有效分工的個案管理師們,銜接不同體系、部門。
  3. 友善:完整社區照護體系應該友善,包括: 改善精神病汙名現象, 鼓勵社區民眾能理解接納。
  4. 復元:完整社區照護體系應以復元為導向,促進各種心理社會功能與人生價值,而非只是緩解精神症狀。(例如:推廣足球運動)

出版品:

瀏覽次數:933